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老徐電台網頁設計

老徐電台網頁設計

歡迎收聽老徐電台:zeals75.com/radio
或造訪 Spotify 頁面:https://open.spotify.com/user/zeals75

---

我喜歡音樂,音樂是我的第二生命。打從國中玩天堂開始,我在做一些事的同時就必須聽音樂。我回想人生中,不同階段印象比較深刻的音樂:

不同時期都有不同時期的代表音樂,常常聽不同的音樂就會不知不覺回到過去,很喜歡這種感覺。

以前國中借別人 CD,那是最原始分享音樂的手段,只可惜我借別人 CD 的使用者經驗都很差,因為別人借都不會還的啊...(我還記得我同學的名字是高崇傑,欸,看到出聲一下,我的「孫燕姿-我要的幸福」還在你家!)

到了國三,我哥拿一張朋友燒的熱狗給我,裡頭有一些熱狗自己錄製的歌曲(那個時候熱狗還沒發片),裡頭收錄了第一版的十三號天使、還有補補補,當時一聽到這種歌詞,真的聽完我就震驚了...從此愛上除了國語流行音樂之外的第二種曲風。

上了高中,因為我哥是熱舞社長,跳 Poping 和 Locking,我就耳濡目染跟他聽他在聽的音樂,就是 Funk,那些二、三十年前,老得不像話的老音樂,年紀都比我大,但我覺得那些音樂跨越了民國 80 年很俗氣的時代,那些 Funk 都好好聽,就像老車一樣美。

大學的時候,我跟一個朋友說他的網誌音樂很好聽,是一種微醺女聲,問他去哪裡買的,他跟我說玫瑰唱片「Chill-out」那區架子。然後朋友很 Nice 地燒了 4 張 CD 給我,從此之後打開電子音樂的門。

《Ambience Hotel》是我接觸的第一張電子音樂專輯

《Ambience Hotel》是我接觸的第一張電子音樂專輯

然後就開始用 iTunes 內建的廣播電台清單,去找更多歌,聽到之後就去 Kazza 上面找下載,雖然完全非法,但我還是有去佳佳唱片訂購國外貴鬆鬆的電子音樂唱片,只為了滿足一種蒐集和擁有的感覺。

當兵,因緣際會發現 MyAudioCast 服務,於是開始錄 Podcast 上架到 iTunes Store,那時名稱是「仲威廣播電台」,超好玩,也很有成就感,就是學著電台主持人那樣講話(我愛娃娃的主持風格),講些五四三,但實際上都是另一種形式的日記,覺得那個時候的自己很像阿凡達男主角。

2010 年期間 iTunes 仲威廣播電台頁面

2010 年期間 iTunes 仲威廣播電台頁面

之後因為退伍工作忙,就沒錄 Podcast 了,實際上也是因為不知道要講什麼啦!

但我骨子裡還是很需要挖掘新音樂的啊,所以 2012~2014 年在 AppleUser.com 工作的時期,硬是寫了很多跟音樂有關的主題,算是一種個人的抒發:

直到最近,開始用 Spotify Premium 版,我覺得他的 Follow 和被 Follow 功能就是我要的,而且可以建一個可以不斷更新的歌單,不管是對聽者還是發佈者都非常方便!

目前老徐電台在 Spotify 上面共有

  1. Jazzy Hip-hop for Nujabes,可播 12 小時
  2. Smooth Lounge,可播 6.5 小時
  3. Nu Disco and ZARA music,可播 7 小時
  4. C-pop 台灣華語國語流行,可播 31 小時
  5. Fashion Lounge,可播 4 小時
  6. Dubstep,可播 4 小時
  7. Cold Rock 獨立冷搖滾,可播 4 小時
  8. Old School, Funk and Disco,可播 11 小時
  9. Soulful House,可播 1.5 小時
  10. Movie Soundtracks 最佳電影配樂與主題曲,可播 1.5 小時
  11. Oldie Goodie 老搖滾,可播 5.5 小時
  12. Tai-pop 台灣台語歌精選輯(不只是老歌),可播 1.5 小時

全部來說大概有 90 張專輯的歌曲量,可以連續播放 4 天,重點都是精選輯喔,沒有什麼雜魚混在裡面的,希望可以幫到喜歡聽音樂的人,在搜尋新音樂上的困擾,覺得想加到自己的 Spotify 就立刻行動!

其實從 iTunes 切換到 Spotify 著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我之前都在 iTunes 上面買歌,把自己的聽音樂 App 改成 Spotify 之後,老實說許多舊歌、冷門歌都聽不到了,期待有朝一日這些歌曲全部都能夠在 Spotify 上面上架,然後我們繼續一直聽好音樂。

老徐電台官方網站
Spotify 徐仲威個人頁面

---

延伸閱讀:


探索更多來自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