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 卷底片,最近都在忙新的底片網站「GrainHunter」https://grainhunter.com/
【關於這卷底片】
底片:Lomography 400
沖掃:麗來攝影 2025/3/13
相機:Koniflex II 85mm f3.5
-
我可能是全台灣少數有在玩底片,剛好會做網站,然後同時也有在寫部落格的人,對我來說,做網站不只是工作,也是興趣,因為我平常就會把自己各種想法實現在網站上。這陣子忙碌的專案是我自己的底片影像資料庫網站「GrainHunter」,網址是 grainhunter.com。其實這個 idea 的網址名稱我改過超多次,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第五個版本。
最近深刻體悟到一件事情,就是原來「我需要更少的時間」,你可能會覺得這句話有點語病,但沒錯,我就是這樣覺得的,我真的需要更少的時間。會有這個想法,是我自己發現,當我自己在時 間匱乏的時候,效率超好,而且潛力無窮,許多原本以為不可能達到的事情,因為「時間很少」的關係,反而都一一實現了,例如我的公司「形禹工作室」(Refine 網頁設計)的官網改版,還有成立快 10 年的「台灣單車百岳地圖」資料庫及網站改版,至於這個部落格「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可能就先維持現狀,我不希望讓這個部落格看起來很專業,那樣包袱太大,我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默默無聞,可以「暢所欲寫」的狀態。
這卷底片所使用的相機是 Koniflex II 85mm f3.5,無意間發現它的規格很棒,因為是少見的 85mm 鏡頭,在此之前,我使用的 TLR 都是 Olympus Flex,而 Olympus Flex 的雙眼相機鏡頭焦距都是 75mm,而之前曾經擁有過的 Rolleiflex 2.8D 則遠些,是 80mm。這台 Koniflex 突破了 80mm,來到 85mm,因此我就很感興趣。
對於 5mm 的差距,帳面數字看起來不起眼,但依然有差,就像 80mm 的 Rolleiflex 和 75mm 的 Olympus Flex 一樣,肉眼雖然看不太到差距,但整張照片卻能給人感受到細微的變化,我想,這就是人腦運作的神奇機制吧!
在我使用 Koniflex II 85mm f3.5 以前,一直無法想像它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因為我拿到相機的時候,大概操作五分鐘就壞了,之後拿去內湖高昇送修,修了幾個月才好(來回修了兩次),老相機,問題很多。好險,之後順利修好了,我拍攝後,看到成像,心裡第一眼的想法是,天吶,好像用 Pentax 6x7 搭配 90mm f2.8 拍出來的感覺!那個視角窄化的感覺非常明顯,而且畫面從中心一路銳利到邊緣,也太強了吧!過去我一直以為雙眼相機都是古董情懷的玩具,無法充分利用中片幅的優勢,雖然輕巧許多,但就是差一些,但這台 Koniflex II 85mm f3.5 完全讓我改觀了。
補充一下,Koniflex II 應該是 85mm 雙眼相機中,規格和價格最香的,和昂貴的 Fujicaflex 一樣都使用 5 枚鏡片,可是重量卻只有 1020 公克(資料來源:二眼里程標):
- Ansco Automatic(83mm f3.5,3 枚鏡片,1/400 快門,1300 公克)
- Ciro-flex D(85mm f3.5,3 枚鏡片,1/200 快門,970 公克)
- Fujicaflex(83mm f2.8,5 枚鏡片,1/400 快門,1305 公克)
- Graflex 22(85mm f3.5,3 枚鏡片,1/400 快門,980 公克)
- Koniflex II(85mm f3.5,5 枚鏡片,1/400 快門,1020 公克)
-
#1
我家最近的樣子,畫面中央的照片,是一張我用 Pentax Auto 110 搭配 18mm f2.8 鏡頭所拍攝的建築風景照片(照片連結請見 GrainHunter),我很喜歡,因為覺得用黑白底片拍出來的影像很耐看。
Koniflex II 85mm f3.5(1/10,f3.5)
#2
每個月一次的讀書會,雖然我用電腦和手機的時間遠大於讀書。Koniflex II 有內建倒數計時拍攝的功能,不過因為視角較窄,因此我將相機放在咖啡廳隔壁隔壁的桌子上,用東西墊高充當腳架拍攝,很幸運地,一次就成功了,拍出來的景深控制我很喜歡,雖然還是可以再深一點,但我怕這樣反而會產生動態模糊。
Koniflex II 85mm f3.5(1/5,f3.5)
#3
台北有些捷運站內的廁所異常明亮,在室內竟然可以用 1/100 的快門速度搭配 f3.5 光圈進行拍攝。這站是亞東醫院捷運站。
Koniflex II 85mm f3.5(1/100,f3.5)
#4
兒子大班下學期了,我開始很珍惜每次接他上下課的時間,一有機會就會問他要不要拍照。這張照片,我們是要拍攝學校內種植的金桔,已經結果了,但是景深太淺了,整個糊掉。
Koniflex II 85mm f3.5(1/200,f3.5)
#5
學校已經結果的金桔特寫,這是 Koniflex II 的最近對焦距離。我的下一台雙眼相機也許是 Mamiya C220,因為可以近拍,也可以換鏡頭,但我總有預感我不會喜歡,所以遲遲還沒買。
Koniflex II 85mm f3.5(1/200,f3.5)
#6
我曾經在這個公園用 Pentax 6x7 搭配 105mm f2.4 那顆鏡頭拍攝兒子打藍球的一些照片(見 GrainHunter),Koniflex II 85mm f3.5 拍出來的畫面,讓我回想起那些畫面。
Koniflex II 85mm f3.5(1/200,f3.5)
#7
最近新買的 Ikea 新口味蠟燭,完全沒味道。
Koniflex II 85mm f3.5(1/5,f3.5)
#8
對我們家來說,小孩使用 iPad 都是特殊時刻,特殊時刻,都值得用底片留念。
Koniflex II 85mm f3.5(1/50,f3.5)
#9
小孩看影片就會進入一個世界,大人基本上也是。
Koniflex II 85mm f3.5(1/50,f3.5)
#10
對我來說,Koniflex II 最驚人的地方,除了 85mm 的視角之外,f/3.5 全開光圈,就是可用光圈。不過,它拍出來的照片雖然好看,但其實操作性上,我覺得還是 Olympus Flex 更優秀,因為它的快門不是用按的,是用撥桿觸發的,且最高速 1/400 的快門,和 1/200 次高速的上弦是分開的,如果你先將快門速度調整到 1/200 上弦的話,那麼就將無法將快門速度改到 1/400,必須最快只能用 1/200 拍攝,需要特別注意。簡單來說,Koniflex 就是一台「好看但不好用」的相機我覺得。
Koniflex II 85mm f3.5(1/5,f3.5)
以上就是這卷 Koniflex II 85mm f3.5 搭配 Lomography 400 120 彩色底片的內容,謝謝收看!
探索更多來自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徐仲威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