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large_136165399

自從過年放假回來,短短兩天的時間,我都快要給前所未有的壓力給搞瘋了。

過年前,我鼓起勇氣(還看了談判教學的書),跟老闆談了「我希望接下來要加薪」的事情,我們在冗長的三小時單獨會談中,得出「達到加薪前必須達到的目標」(KPI 終於來了),這個目標是一個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價值」,是我期望薪水的五倍,我必須每個月為公司帶來超過我薪水五倍的價值,才有辦法加薪。

這個衡量基準不是計算公司商品的銷售業績,而是掛「媒體公關業績」,用媒體價值扣除使用成本而得。

假設今天花三萬元投資一次平面月刊廣告,除了廣告應有的上刊之外,還獲得了產品評測、人物專訪、新聞稿轉貼等篇幅,除了在原有的雜誌上露出之外,網站、社交網站、文章轉貼等,多一個露出,就有辦法計算價值。價值比成本多出來的部分,就是我的「業績」。

但事情卻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我還要兼「美工」、「產品」的工作,因此時間還是一樣照樣被吃的很誇張。這幾天會很難熬的原因,就是我已經知道我該往哪裡加倍努力了,但這些其他事情,卻還是要完成,更別說老闆三不五時丟過來的「急事」了。

急事例如:

  • 這一兩個禮拜要把這個產品的文件弄好、要規劃出廣告、要和外部設計師討論。
  • 這兩天修改一下去年的包裝設計,詢價、印刷、生產並出貨給通路商,這幾天要完成,愈快愈好。

那我的 KPI 咧?我的 KPI 總不能不顧吧?我的煩惱就是這樣來的。

photo credit: redjar via photopin cc

這篇文章有 2 則留言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徐仲威|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