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從 2017 年 3 月底離職到現在,也快滿三個月了,我從剛揚帆出海時的看似一帆風順,到現在已經進入暗潮洶湧的大海之中,事實上我開始碰到困難了。首先面對的困難就是很現實的財務問題,不只一筆款項的入帳時間不如預期,有延後開工的,也有延後結案的;有一開始就提案失敗的,也有本以為提案成功了,但卻無法順利開工的。

反正,種種的意外之事,接踵而至,老實說,我滿措手不及的,情緒也難免受到影響,因為我發現我的斷炊時間比原本預估的還提前兩個月,將會從 2017 年 10 月提前到 8 月,9 月份我就發不出自己的薪水了。

我的心情很複雜,要寫這些東西時也很掙扎,身為一個自給自足就好的微型創業者,我就等於公司,公司就等於我,我到底該留下什麼形象在網路上,應該是正面吧?感覺上應該要欣欣向榮的形象才比較有機會帶來新的生意。但我想算了!反正我自己知道今天就算我結束,跑回去職場上班,我依然不會後悔,那我就能留下什麼就留下什麼吧。

從決定離職到真正離職,從真正離職到正式接案,我跟好多人聊過,我發現,其實你想問的問題的答案,在你決定問哪個人之前,答案固定了。

如果你問一個沒有創業過的人,他會告訴你待在公司、不要創業比較好,因為那個答案就是他自己的投射,他自己並不會創業,因此也會告訴你「不要創業」的這個答案。

如果你問一個曾經創業過的人,他會告訴你可以試試看,但是會儘可能告訴你可以他之前碰到過的問題,因為他知道他攔不住你,他知道被攔住的感覺很難受,在「就算創業失敗也不致於身敗名裂」的這個前提之下,試過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不然這念頭掛念一輩子,更難過,而且愈晚創業,機會成本就愈高,因為人生的牽掛只會變多,不會變少。

如果你問一個已經創業成功的人,他會非常鼓勵你就去創業,因為那也是他自己的投射,他會相信只要有天份、肯努力,創業就會一步步邁向成功,差別只在於要花多少時間而已,而你有沒有辦法度過前面那段賠錢的時間,就是關鍵。

以上三種類型的人,第三種「已經創業成功的人」能鼓舞你最多的能量,第一種「沒有創業過的人」則是會削弱你的能量。跟已經創業成功的人聊天,會讓你覺得充滿鬥志,覺得萬事皆有可能;跟不曾創業過的人聊天,則比較容易感到垂頭喪氣。

其實在你選擇向誰提問之前,問題的答案就已經被你自己決定好了,如果對於創業,你還想再堅持下去,就不要問錯人了。

徐仲威

FacebookThreadsInstagramYouTubeDcard工作室蝦皮訂閱電子報| zeals75@gmail.com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