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提到,目前自己陷入了一個難以閱讀別人部落格文章的狀態,因為覺得 2019 年,資訊量實在是太爆炸了,很多不好的資訊都濫竽充數。舉個例來說,找「好餐廳」這件事,在過去所謂的「部落客」還沒這麼多,品質還沒有那麼參差不齊的那個年代,你可以輕易透過 Google 找到理想的餐廳推薦文章,但這件事目前已不存在了。有許多許多的人,因為夢想做業配賺取副業收入,所以都投入了商業化部落格寫作的行列,但供給過多的情況之下,整體市場水準就跟著往下降。很多部落客,為了營造出自己生活多采多姿的樣貌,總會誇大自己的生活體驗,例如明明只是去一間很普通的餐廳,就可以寫得很驚為天人;明明只是去住一間很普通的民宿,缺可以寫得多麼豪華舒適。因為他們最主要希望獲得的是廠商的業配贊助,幫助到讀者這件事被降為其次。
選項無限,但時間有限
書的市場也逐漸步入這種情況,有愈來愈多人投入「說書媒體」的行列,特別是商業類書籍,不管你找哪一本書,只要不是太冷門的書,你總是可以找到為這本書背書的人,他們會跟你說這本書的重點是什麼、好在哪裡,然後推薦它。可是,看書這件事情時很講品味與狀態的,如果你跟這個人讀書品味相近、狀態類似(例如都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那麼他推薦什麼書給你,你覺得好看的機率都滿大,相對的假如你跟這個人讀書的品味完全相反,那麼他覺得好看的書,你就不一定會覺得好看,若你照了他的指示去買那本書來看了,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因為現在可以讀的書實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書籍封面設計和書商企劃都處於戰國時代,任何一本不怎麼樣的書,書商都有辦法透過包裝與證言,製造出「一本好書」的假象。所以放眼望去,整個書籍市場的好書好像很多,但其實都是行銷的假象。
期待亞馬遜
我想目前讀者需要的,是找到與自己讀書品味、人生狀態相近的人。因為讀者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每本都看,因此只要盡可能避免讀到地雷書的機會,對讀者就會很有幫助。目前放眼市場,比較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 Amazon 旗下的 Goodreads 社群了,不過 Goodreads 的中文書籍資訊非常少,多半都要自行建檔,尚未自動程式化,使用起來還是不方便。但 Goodreads 可以互相對照讀書品味的這個設計我覺得是好的,就是 Goodreads 可以告訴你,同樣一本書,這個人評幾顆星,而你自己又評幾顆星,假如你給出去的評分與這個人大多都相近,那就可以證明你們兩個讀書品味相近,以後你就多 Follow 他的選書就好。這部分我們期待亞馬遜正式展開在台業務之後,可以連帶強化 Goodreads 的書籍資料庫。
台灣大部分的書評網站都在多元化經營,告訴你這個很好,那個也很好,它們都很好。但我認為資訊過載的時代,如果有辦法同時告訴讀者什麼該讀、什麼不該讀的話,將更容易獲得讀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