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本杜克大學教授 Dan Ariely 的書,書名是《金錢心理學》(Dollars and Sense),這本書主要在講消費者心理學,不過它特別側重於 Dan Ariely 研究團隊所擅長分析的「人性中的不理性」層面,與一般我們認知的消費者心理學那種客觀理性的角度不太一樣。
其實當初會翻這本書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我工作上需要更了解消費者心理學,身處行銷產業的關係,如果可以幫助客戶設計出更能引起消費欲望的形象網站或購物網站,對客戶的幫助就更大;第二,是我自己非常需要改善「衝動性消費」的壞毛病,現在的我不是一個人,我有家庭的經濟責任需要承擔,對於任何想買的東西,都應該要更審慎評估才對。
《金錢心理學》裡頭有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研究結果,就是「掏現金付款」這件事對消費者來說是會產生痛覺的,因此大部分賭場都是刻意提供籌碼讓賭客使用,讓賭客把手中的錢換成籌碼在賭桌上來來去去,這讓賭客在賭博的過程比較不會有痛苦的感覺;同樣的,許多電動遊樂場強迫使用代幣,也是這個原因。另外,還有許多聰明的線上購物網站,它們會要求直接記住消費者的信用卡資料,讓消費者在下次消費的時候可以直接無需再次輸入信用卡資料,直接扣款,目的也是這個。
整體來說,整個付款的過程,如果愈少碰觸到金錢本人,就可以減少消費痛覺,進而提升消費欲望,所以電子數位貨幣真的是一個很恐怖的東西,信用卡的「先決策,後付款」機制,成功創造了消費痛覺時間差,讓消費者在做消費決策的時候感覺不到付款痛覺,於是才會消費更多。
基於上面這個行為現象,為了改善自己衝動性消費的壞習慣,我選擇與信用卡機制反其道而行,如果「延後付款」可以提高購買欲望,那我「延後決策」應該也可以降低購買欲望才對。於是我開始實行了「30天延後購買計劃」,我一如往常的上網逛街賣東西,看到想買的東西,就和平常一樣,都一貫地爬文、比價,但等到真的確定要買的那一刻,我不真的購買,而是在行事曆上的一個月後加入一個事件提醒,在一個月後問問自己是否還想買那個東西?如果一個月後我還是想買,代表我想買這個東西不是衝動性消費,如果一個月後我不那麼想買了,那很明顯當初就是衝動性消費在作祟。
這個方法實行了快一年,效果出奇的好,省下以下這些東西的錢:
2018/11/18,一組 Mavic R-Sys SLR 腳踏車輪組,NT$ 28,500
衝動當下我想:
我想要騎得更快。
一個月後我想:
自己能夠騎車的時間愈來愈少,還是用現有的輪組騎車練習比較實在,不然買了新裝備,沒時間練車,速度還是慢,而且裝備用太好還騎不快,會被笑。
2018/11/21,一件 Warsaw Cycling Pro Bib Short 腳踏車車褲,NT$ 4,350
衝動當下我想:
我的褲子破了,應該要趁打折再買一件當作紀念。
一個月後我想:
其實補過之後再穿也還好,反正自己能夠騎車的時間只是愈來愈少,遠看別人也看不出來褲子有補過。
2018/12/18,一件迪卡儂泳褲,NT$ 499
衝動當下我想:
我的泳褲鬆緊帶掉了,應該要買一件新的。
一個月後我想:
其實現在的泳褲還可以穿,而且我真的沒有那麼常游泳。
2019/2/1,一台小米電動滑板車 Pro,NT$ 15,600
衝動當下我想:
買一台放汽車上,以後停車比較遠的時候,就可以用電動滑板車代步。
一個月後我想:
電動滑板車上路是違法的,不用想了,而且我真的沒有那麼常開車跑台北市,只有台北市區難停車而已。
2019/3/2,一台 11 吋 iPad Pro LTE 版,NT$ 31,900
衝動當下我想:
買來送給強者我太太用,如果她不用就我自己拿來用。
一個月後我想:
我真的沒多餘的錢買這個東西,況且她再三表明自己不需要。
2019/3/23,一台 Strida 迷彩折疊腳踏車:NT$ 21,800
衝動當下我想:
買一台放汽車上,以後停車比較遠的時候,就可以用折疊腳踏車代步。
一個月後我想:
折疊腳踏車還是太大,固定擺在後車廂行不通,因為後車廂還要擺嬰兒推車、媽媽包等其他東西,而且推著 10 公斤的折疊腳踏車走路我一定會覺得麻煩。
上面這些東西的金額加起來 NT$ 102,649,我順利幫自己省下超過十萬塊的不必要消費,現在回顧起來實在是很驚人,真的多謝《金錢心理學》這本書!
博客來:《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Photo by Paweł Czerwiński on Unsplash
探索更多來自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