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很久,終於找到 Olympus M-1,這是第一卷用 M-1 拍攝的底片。不過話說 M-1 其實不難找,但要找到心目中那台完美的 M-1 可是需要費一番功夫,測光正常是一定要的,再來就是稜鏡一定不能有腐蝕,機頂軍艦部也是愈美愈好,而且機身的 M-1 原件要盡可能愈齊全愈好。因為 M-1 是一台 50 歲的老相機,需要還保留至今可用的,多半都經過或多或少的維修或更換零件。這些零件多半會取自 OM-1 系列機種,有些看不太出來的更換還可以接受,例如過片桿,有些明顯看得出來的我就不能接受了,例如有賣家用 OM-1N 的底蓋置換在 M-1 身上,但 OM-1n 的底蓋除了電池蓋之外,還有另一個過片馬達蓋,這樣的 M-1 看起來就很突兀。
本次要測試的鏡頭,也是我個人第一支入手的 1:1 微距鏡:Tamron SP 90mm f2.8 Macro(Model:72B),當初剛踏入 Olympus OM 系統是,就知道有「孔雀翎」這麼一支鏡頭存在:Olympus 90mm f2 Macro,最高放大倍率 1:2,不過對比 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雖然光圈小一點,是 f2.8,但是就散景效果來說絕對是沒問題的,且實際微距拍攝的光圈只會縮更小,不如光圈太大、景深太淺,也拍不清楚被攝物。再加上 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 的最高放大倍率是 1:1,超越孔雀翎的 1:2,因此我就買了。
備註: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 行情約 3~6 千,孔雀翎 Olympus 90mm f2 Macro 行情則落在 2~3 萬,價差約 5、6 倍。
底片:Kodak 200T 電影底片
沖掃:樹林揚禾 2022/8/2(沖掃後因有殘留許多石墨層白點,已自行用 Lightroom 手動清除,實際沖掃結果並非這樣)
相機:Olympus M-1
鏡頭:Olympus 35mm f2
Olympus 50mm f1.8
Olympus 135mm f2.8
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
Tamron 60-300mm f3.8-5.4 Macro 23A
#1
當用最高放大倍率 1:1.55 拍攝 135 底片的樣子。Tamron 60-300mm f3.8-5.4 Macro 23A(@60mm,1/60s,f5.6)
#2
動物園是很好測試鏡頭的地方,拍遠拍近,一地搞定。Tamron 60-300mm f3.8-5.4 Macro 23A
#3
用 300mm 鏡頭拍底片最不習慣的地方就在於沒有防手震,覺得拍完一輪,胸肌都變壯了,因為要一直 Hold 住呼吸。這是耳朵比較大且皮膚比較皺的非洲象,我直到 36 歲才認真觀察到這件事情,感謝兒子給我這個機會學習這些生態知識。Tamron 60-300mm f3.8-5.4 Macro 23A(@300mm)
#4
大白斑蝶,台灣體型最大的斑蝶,我人生第一次突破自我極限,敢把毛毛蟲捧在手上就是捧大白斑蝶的幼蟲,當時帶兒子去南投埔里的木生昆蟲博物館,導覽老師盛情難卻,要我們摸摸看,在兒子面前我可不能透露出自己超害怕毛毛蟲這件事,於是就一鼓作氣嘗試了。Tamron 60-300mm f3.8-5.4 Macro 23A(@60mm)
#5
我小時候最愛的枯葉蝶,長大之後還是覺得他們很酷,怎麼有這麼神奇的身體偽裝。圖為他正在吸收動物園提供的鳳梨餐。Tamron 60-300mm f3.8-5.4 Macro 23A(@60mm)
#6
有天我在家加班工作的樣子,開電視聽音樂中。Olympus 50mm f1.8(1/60s,f1.8)
#7
一台開著夢想的車子,可惜 Jimny 只有兩門,不能當計程車。Olympus 135mm f2.8(1/1000,f2.8)
#8
我常跟兒子說「那是貴重物品」,圖為兒子正在搶著研究爸爸又買了哪些新東西,因為包裹實在是太多了,爸爸正處於一個顧此失彼、來不及守備的狀態。Olympus 35mm f2(1/60,f2)
#9
讓我們來試試看 1:1 的微距效果。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8,f4)
#10
這是同樣的鏡頭,改用 1:2 的放大倍率來拍,如果用 Olympus 90mm f2 Macro 孔雀翎,就是只能拍到這麼大,這支 Tamron 72B 的 CP 值真的很高。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8,f4)
#11
應該是隔天又去了一次動物園,帶了不同鏡頭做微距測試,圖為大白斑蝶。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250,f4)
#12
多虧了 Tamron 72B 的 1:1 放大倍率,用底片可以清楚拍的枯葉蝶的眼睛,震撼啊。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125,f4)
#13
枯葉蝶本人因為個性關係,不愛亂飛,所以很好拍攝,是說下次拍昆蟲微距應該要搭配 ISO 400 或 800 的底片,這樣才可以放心縮光圈,不用擔心手震。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125,f4)
#14
沒記下名字的鍬形蟲,一般來說 90mm 的鏡頭建議的安全快門時 1/125s,這張已經低於安全快門了,我憋氣 Hold 得很辛苦才拍下。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60,f4)
#15
兒子正在用望遠鏡觀察遠方水池中的應該是青蛙。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125,f2.8)
#16
金蟬脫殼,拍到現在,我覺得 90mm 微距用 f5.6 或 f8 光圈來拍的景深會比較夠,還是需要搭配 ISO 400 或 800 的底片。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125,f4)
#17
圖為亞洲象,耳朵比較小,皮膚沒非洲象皺。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125,f2.8)
#18
很幸運地,亞洲象走過來我們這邊覓食,假如手上帶的是 300mm 以上的鏡頭,應該就有辦法特寫大象的眼睫毛了。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125,f2.8)
#19
M-1 標機身特寫,我因為要找到理想的 M-1 所以一次買了很多台,這是其中一台,這過程跟玩遊戲的抽卡一樣,很恐怖的。此時的放大倍率是 1:2。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125,f2.8)
#20
這張測試 Tamron 72B 縮光圈到 f11 的結果,我是可以接受。此時的放大倍率是 1:1。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60,f11)
#21
突然結束的片尾,本來想來個 M-1 機身大合照,結果誰知道只有不到一半的面積可用。Tamron 90mm f2.8 Macro 72B(1/60,f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