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文長長長,慎慎慎入!先放一張我用 Olympus OM 50mm f1.4 拍的照片:


#1
第一次單獨帶著兒子去搭木柵線捷運,他很開心,我也很開心拍了這張照片,第一次看到 Olympus OM 50mm f1.4 的銳利。
Kodak UltraMax 400 + Olympus OM-1 + 50mm f1.4(1/1000,f2.8)

 

我自己接觸底片相機的日子,差不多就是去年(2022)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而接觸 M43 數位相機系統則是在前年(2021)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雖然現在 M43 都賣得差不多了,平時拍攝都以底片為主。也許在因為疫情而苦悶的生活下,拍照變成了我一個可以苦中作樂的方法。

最近在陸續整理自己拍過的照片,特別是用不同鏡頭所拍出來的效果。因為底片沒有 Exif,因此自己在整理照片時,都還是用非常原始的方法,透過 Lightroom 資料夾分類,在加上手機內建的備忘錄,上頭記錄著每一卷底片中每一張拍攝的主題、光圈、快門,我因為這個方式,因此偶爾得以回顧一下過去,才有辦法研究不同參數對於成像造成的些微差異。

這次整理的拍攝結果是 Olympus OM 50mm f1.4 這支鏡頭。這支鏡頭是我使用底片相機的第一支鏡頭,當初連同一台銀色 Olympus OM-1 一起購入,一機一鏡買了將近一萬元新台幣。事後才發現,原來我用了最貴的價格,買到了一顆最差的鏡頭,因為裡頭佈滿無法清除的霉斑,用光一照像滿天星斗那樣,還有原本鏡片霧化,中間清除但周圍殘留的痕跡。

不過,更令我訝異的是,即便我用了狀況這麼差的鏡頭,但是拍出來的成像品質,卻絲毫看不出來有什麼大問題。

因為 Olympus OM 50mm f1.4 是我的第一顆鏡頭的關係,因此用它拍過的照片非常多,總共有 300 多張。中途我也交叉使用了 Olympus 標準焦段的其他鏡頭,才比較了解 Olympus OM 50mm f1.4 這顆鏡頭的定位。Olympus OM 標準焦段的鏡頭共有 7 支,如果按照焦段長短排序的話,它們分別是:

  1. Olympus OM 40mm f2
  2. Olympus OM 50mm f1.2
  3. Olympus OM 50mm f1.4
  4. Olympus OM 50mm f1.8
  5. Olympus OM 50mm f2 Macro
  6. Olympus OM 50mm f3.5 Macro
  7. Olympus OM 55mm f1.2

以下就我的使用經驗,提供一些簡短心得:

 

1. Olympus OM 40mm f2

這支鏡頭很神,人眼視角,超羽量。搭配 OM-System 單眼著名的遼闊系觀景窗視野率及放大倍率,這種很類似「無鏡頭」的觀看感,是一種很誇張的體驗,以後有機會再寫專文介紹,大概就是像你舉起相機,但眼前的景象沒有改變(指看到觀景窗內的景象),於是你就按下快門了。當你覺得眼前很美的時候,舉起相機就是拍下,你再也不用移動腳步構圖了。

 

2. Olympus OM 50mm f1.2

OM 系統超大光圈鏡頭的終極之作,系統內,唯一一支有辦法在 f1.2 大光圈下還維持畫質的鏡頭。

 

3. Olympus OM 50mm f1.4

算是集所有 OM 標準鏡優點於一身的調和型作品,它有著接近 50mm f1.8 的輕巧體積,也有著堪用的 f1.4 大光圈,全開時畫質不至於崩散,對於低光源環境總能爭取到半級到一級的快門。如果想要把東西拍的銳利又漂亮,只要將光圈縮到 f2、f2.8 就好。最近對焦距離 45cm,其實也算夠用了,因為再近下去,你的景深就會窄到你難以控制。對於只會買一顆 OM 鏡頭的人,我就會推薦直接買這顆 50mm f1.4 就好。

 

4. Olympus OM 50mm f1.8

算是 50mm f1.4 的光圈捨棄版,只給到 f1.8 光圈,但換得的是 f1.8 就有人家 f2 的畫質,不需要縮光圈就能有很銳利的影像,非常厲害。而且 50mm f1.8 的重量只有 170g,僅次於 40mm f2 的 140g,但價格只有 40mm f2 的十分之一不到,算是忠實演繹 Olympus 品牌精神的一顆鏡頭。Olympus 始終在追求輕便與畫質的平衡點,從米谷美久開始的底片時代,到了現在 M43 都一直在延續這個設計理念,或許 Olympus 本業是做精密醫療器材的關係吧?「輕便」始終是 Olympus 不願意妥協的事情。

 

5. Olympus OM 50mm f2 Macro

如果要在 Olympus OM 系統的標準焦段要追求畫質的極致,就是這一顆鏡頭了。這顆的價格與 Olympus OM 50mm f1.2 差不多,算是兩個同等級,但取向完全不同的鏡頭。喜歡拍東西多一點的人可以買 50mm f2 Macro,喜歡拍人多一點的人則可以買 50mm f1.2。

 

6. Olympus OM 50mm f3.5 Macro

算是棚拍專用鏡了,因為 50mm f2 Macro 的最小光圈只有到 f16,但是 50mm f3.5 Macro 的最小光圈卻有到 f22,在光線非常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毫不猶豫的用最小光圈來拍攝從前到後、一路清晰的精緻影像。

7. Olympus OM 55mm f1.2

因具有魚鱗狀散景而得「魚鱗王」之名,是從 1972 年米谷美久發表 M-System,就隨 M-1 一起登場的元祖級超大光圈 f1.2 鏡頭,歷史地位不容忽視。我個人認為魚鱗王是個很特殊的存在,因為它的 f1.2 光圈其實不太可用,開了之後會有畫質崩散的問題,不過因為它是 55mm 視角的關係,拍出來的影像會比一般 50mm 所拍出來的會有更強烈的聚焦感或透視感。整體來說,我覺得魚鱗王是一顆很難駕馭的鏡頭,它不太適合拿來拍寫實的東西,但如果是用來說一些背離現實的創作,我想是更合適的。

以上是我對於 Olympus OM 系統標準鏡的看法,還是回到 Olympus OM 50mm f1.4 本身,因為 Olympus OM 的標準鏡選擇多元,在初期還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其實買 Olympus OM 50mm f1.4 最穩,光是在一些低光的室內場合還能使用,你就會覺得很棒了。而且,你還可以嘗試一些低 ISO 的底片,試試看不同底片的風格差異,算是進入 Olympus OM 系統時,有限預算下的最佳選擇啦!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可以用理想的價格買到理想的鏡頭,謝謝收看!

最後附上我自己使用 Olympus OM 50mm f1.4 這顆鏡頭拍過其他喜歡的照片:

 


#2
多虧了 50mm f1.4 的大光圈,有辦法將日常所見,轉成日常風景。這張照片是有次去南投國姓露營,我們中途在一間小麵店的用餐時刻。
Fujifilm C200 + Olympus OM-1 + 50mm f1.4(1/30,f1.4)

 


#3
相較於 50mm f1.8,50mm f1.4 在夜間的表現好一點點,因為底片寧可過曝也不要曝光不足,有時候就是差了那麼一檔快門就拍得起來了。
Fujifilm C200 + Olympus OM-1 + 50mm f1.4(1/4,f1.4)

 


#4
我覺得用貓咪來測試鏡頭,是最客觀且方便的一件事了,可以看一下 50mm f1.4 光圈全開的光暈感。
Fujifilm X-Tra 400 + Olympus OM-30 + 50mm f1.4(1/250,f1.4)

 


#5
還記得我第一次用底片拍星空就是用 50mm f1.4。
Kodak 50D + Olympus OM-1 + 50mm f1.4(30秒,f1.4)

 


#6
其實 50mm f1.4 光圈縮到 f2 時,空間感還是有的,而且畫質又變得更銳利了。
Fujifilm X-Tra 400 + Olympus OM-30 + 50mm f1.4(1/1000,f2)

 


#7
很意外的一張照片,當初因為陽光的關係,把光圈已經縮到最小了,但想不到拍出來卻還是非常有層次感。
Fujifilm C200 + Olympus OM-1 + 50mm f1.4(1/60,f16)

 

#8
用 50mm f1.4 拍人像,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會自帶柔焦鏡。
Kodak UltraMax 400 + Olympus OM-1 + 50mm f1.4


#9
提供全身人像做為個對照。
Fujifilm C200 + Olympus OM-1 + 50mm f1.4

 

#10
當人像在光線不足的時刻。
Kodak UltraMax 400 + Olympus OM-1 + 50mm f1.4

 


#11
有的時候,就是只想用 50mm f1.4 看些純粹的散景。
Kodak 500T + Olympus OM-4 + 50mm f1.4(1/250,f1.4)

 


#12
防潮箱出清大會,兒子亂入中,即使在一般空間內,50mm f1.4 還是非常具有聚焦感。
Kodak ColorPlus 200 + Olympus M-1 + 50mm f1.4(1/60,f1.4)

 

分享以上,感謝閱讀!

徐仲威

平均四天拍一卷底片的網頁設計工作者,主修科目:Olympus OM、Olympus Flex、Pentax 6x7、Pentax 645、定焦傻瓜相機|個人網站:zeals75.com|公司網站:refine.tw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留言支持!謝謝

Close Menu

不限時的現實動態

2023/10/12 週四 13:13
看起來很閒的我,其實忙翻!

2023/10/11 週三 12:18
別人說「能帶出去的相機,都是好相機」;我說「敢帶出去用的相機,才是好相機」

2023/9/25 週一 15:10
真希望月初趕快來,快不行了。

2023/9/22 週五 15:39
對於單車百岳版面的新設計,還是非常沒有頭緒。

2023/9/21 週四 15:43
準備來蓋一間商店了,來賣海量的底片相機和鏡頭!

2023/9/20 週三 09:18
今天就要把案子階段性做完然後丟出去給客戶看,做完案子就去跑步,今天打算跑得比昨天多五分鐘就好。

2023/9/19 週二 10:52
跑過終點還要繼續跑是最難的。

2023/9/18 週一 10:08
沒有目標的人生,極盡可怕。

2023/9/17 週日 23:29
我很喜歡企劃事情的成就感。

2023/9/14 週四 21:50
加油啊!徐仲威!

2023/9/14 週四 09:59
總是不斷地在推翻自己曾經做過當時覺得滿意的設計,痛苦啊!

2023/9/14 週四 09:56
太久沒做單車百岳的系統,看著資料庫的數據,我跟失憶一樣。

2023/9/13 週三 10:23
如果說毒品的藥效要在一個月後雲淡風輕才發作,那麼我想毒品應該不至於那麼容易使人上癮。

2023/9/13 週三 10:21
如果說幾年前自己的完美主義是 100%,那麼現在應該有所進步了,變成 95% 而已。

2023/9/13 週三 09:16
我有很多歪理:我覺得把攝影成品發在 Instagram 這種社群媒體上,就像在裸奔一樣,你會獲得關注,但不會找到真愛。

2023/9/12 週二 13:49
買完 Pentax 645,應該就不會再買新的相機或碰新的系統了,一切功德圓滿。

2023/9/12 週二 13:16
內湖高昇調整鏡頭手感的技術真是一流,對比之下,我送全◯調整過兩顆鏡頭,兩顆鏡頭手感都不行,不想再給機會了,東西弄不好,再快也沒用。

2023/9/12 週二 09:27
忙翻。

2023/9/11 週一 16:57
決定不架新網站了,直接在部落格開新單元,然後全站語法重寫並優化。

2023/9/11 週一 04:10
EP128,打完收工,終於沒欠任何底片債了,謝謝土地公。

2023/9/11 週一 03:16
最近因為身體欠安,怕半夜咳嗽吵醒家人,於是都睡在家裡倉庫。昨天因為把倉庫打掃了一下,把窗戶的塵封已久的百葉窗重新拉起,讓陽光可以透進來,結果今天晚上睡覺睡到一半自然醒,我以為已經早上了,因為從窗戶透進來的路燈實在太亮了。

2023/9/8 週五 16:00
與其浪費時間在網路上跟別人爭論,還不如花時間在網路上留下有用的資訊給別人。

2023/9/8 週五 10:04
今天還是要努力工作,還是要啦!

2023/9/7 週四 16:24
部落格文章準備進入 EP121 了,剩 8 卷底片沒寫。

2023/9/6 週三 15:36
偶爾也是需要放生客戶的,阿彌陀佛。

2023/9/5 週二 11:21
不知道我網站設計的技能,如果去應徵正職的話會值多少薪水?

2023/9/5 週二 10:38
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

2023/9/3 週日 00:17
決定不做什麼事情,比決定做什麼事情還困難。

2023/9/1 週五 19:06
正在陽台吹風,點燈,點蠟燭,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