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Olympus OM-3 Ti 是整個 Olympus OM 系統中最昂貴的一台相機,它發表於 1995 年,可說是 Olympus 在生產 OM 系統的最末代作品。有人認為它是整個 OM 系統的終極進化版,但實際使用過這台相機之後,我認為它並不是所謂的終極進化之作,而是去蕪存菁之作。

因為和 OM-4 Ti 相比,OM-3 Ti 可是少了光圈先決模式和自拍定時器,就像 OM-1 那樣,只有純手動模式。如果一台相機同時擁有光圈先決和手動模式,那麼你在發現一個可拍攝的時刻或場景時,可能就需要決定一下該用光圈先決還是手動模式,假如你選擇的是光圈先決,非常有可能碰到機身配給你的快門速度不是你要的情況,這時候你可能會改用曝光補償,或者直接改回用手動模式。

上面這些反覆調整的過程,可能讓你錯失一個畫面的機會。而 OM-3 Ti 只有手動模式的這項設計,就是讓你毫無猶豫的機會,相機拿起來就是手動模式,你也不用擔心自己是否不小心轉到了光圈先決模式。雖然我覺得用去蕪存菁的概念來看一項看似缺少的設計,是有點離經叛道的行為,畢竟現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還是在功能堆疊上,每項電子產品的功能總是愈多愈好。

當 Olympus OM-3 Ti 推出的那個年代(1995 年),各家底片相機廠商早就進入到了自動對焦時代,Olympus 自己旗下對焦的產品則是 1991 年發表的 Mju 一代,還有 1997 年全球賣翻的 Mju II。我認為 Olympus 選擇了兩個非常極端的市場,P/S 傻瓜相機的市場就很明顯了,而 Olympus OM-3 Ti 鎖定的就是那些喜歡「人機合一」的玩家,相機對他們來說,可能影像創作本身上的樂趣,可能還大過於拍到一張可以對客戶交代的清晰照片。

至於 OM-3 Ti 缺少自拍定時器的功能,我當初並不是很理解原因,但是實際使用之後,發現其實少了自拍器之後的右手握持手感變好了,特別是你裝上了握把之後,再也不會覺得那邊有一塊東西。少了自拍器之後,換得更寬敞平整的右手蒙皮空間,我自己為此改變了使用習慣,特地去買了一個純機械的自拍定時器,採用轉動發條的結構,外接式,就像安裝快門線那樣,有需要時則帶在身上,這卷底片中有用到。

【關於這卷底片】
底片:Kodak Gold 200
沖掃:麗來攝影 2023/4/19
相機:Olympus OM-3 Ti
鏡頭:
Olympus OM 24mm f2
Olympus OM 35mm f2.8
Olympus OM 40mm f2
Olympus OM 50mm f1.8
Olympus OM 85mm f2

 

 


#1
這天,我開車送我媽去搭飛機,我只希望她旅途一切平安。畫面中的平安符是我們在四年前買車時,去新北中和烘爐地求的,我覺得有特殊的意義在。
Olympus OM 40mm f2(1/60,f2)

 


#2
在家工作時,有時候無聊我會拿燈出來點,圖為 Snow Peak 的「天燈」GL-100AR。瓦斯燈的迷人之處在於多了音效,在燈光點燃時,你會聽到瓦斯氣體在傳送時嘶嘶聲,也許這算是另外一種幫助放鬆的白噪音吧?
Olympus OM 40mm f2(1/125,f4)

 


#3
在家工作的場景,我不是每天都這樣。圖中左手邊的燈,是一般的煤油燈,仿德國火手燈造型,在蝦皮用一、兩百塊買的,當初因為想買火手燈,但怕自己後悔,於是先買便宜的來用,沒想到一試成主顧,之後就買火手燈了。關於露營用品,還是幹話一句:「一次攻頂最便宜,前面都是多花的」。話說 OM-3 Ti 有個「Shadow Control」(暗色還原)功能,這個功能在 OM-3、OM-4、OM-4 Ti 上面也有,它是一個按鈕,當你想把畫面中的暗色物體拍成絕對黑色時可以使用,只要按下之後,機身就會自動用 -2.66 EV 來拍攝。不過這張照片我沒有使用暗色還原的功能,而是對暗部進行點測光,然後再手動用 -2.5 EV 拍攝,看起來結果是也滿接近的。
Olympus OM 40mm f2(1/60,f2,-2.5 EV)

 


#4
某天下午,我們帶小孩去中彰運動公園騎腳踏車和玩搖控車,這張照片是在中彰運動公園外面拍的,原本像拍一台模糊的機車在畫面中間,但我的手眼協調不夠快。
Olympus OM 40mm f2(1/125,f16)

 


#5
在巷子內玩仙女棒的小孩們。
Olympus OM 40mm f2(1/2,f2)

 


#6
目前還毫無遮蔽物的台中太平馬卡龍公園,也許等公園內的樹長大還要三年時間。Olympus OM-3 Ti 的最高速快門是 1/2000,對於凝結動態畫面非常好用,特別是動來動去的小朋友,這是我比較常使用有 1/2000 快門機身的主要原因。
Olympus OM 40mm f2(1/2000,f2.8)

 


#7
高速公路追逐戰視角。
Olympus OM 40mm f2(1/2000,f2.8)

 


#8
本次出門帶的副機:Konica 現場監督 28HG。
Olympus OM 40mm f2(1/2000,f2.8)

 


#9
剛拍完一卷底片的 Konica 現場監督 28HG。
Olympus OM 40mm f2(1/60,f2.8)

 


#10
我想,我是差不多拍了七十卷底片之後,才開始會比較有意識地去縮光圈來控制畫面的品質。對於自己已從大光圈的軍備競賽中脫離,實感慶幸。
Olympus OM 40mm f2(1/2000,f4)

 


#11
好喜歡這張照片,雖然畫面是靜態的,但卻有在移動的感覺。
Olympus OM 40mm f2(1/2000,f4)

 


#12
這一天,兒子嚴重感冒,發了高燒,我們請假在家休息。這張照片是我用 Olympus OM-3 Ti 機身搭配垂直放大取景器(Varimagni Finder)所拍攝的,用起來就像是腰平那樣,可以低頭以低角度的方式取景,很不錯的小配件。
Olympus OM 85mm f2(1/60,f2)

 


#13
我和兒子正在煮中餐,煮個水餃簡單吃。對於家中許多的危險物品,我的觀念是不要完全禁止小孩接觸,而是要帶著他一起「認識危險」,這樣才可以避免小孩在大人不在時,因為出於好奇而發生悲劇。
Olympus OM 85mm f2(1/60,f2)

 


#14
我們家目前是使用線上家教的方式,請英文老師跟小孩互動聊天,沒有固定的課程,就只是聊天而已,我自己是很喜歡用這種方式學習語言,兒子看起來的接受度是也滿高的。看到這個畫面,真的要再誇一下 Olympus OM Zuiko 50mm f1.8 這顆鏡頭,從清晰到模糊的層次感非常好。
Olympus OM 50mm f1.8(1/30,f1.8)

 


#15
某天開車,我在 65 快速道路上。
Olympus OM 50mm f1.8(1/2000,f4)

 


#16
正在國道 1 號高速公路上。我真的好喜歡 Olympus OM Zuiko 50mm f1.8 這一顆鏡頭,兼具輕巧、品質、平價的完美鏡頭。
Olympus OM 50mm f1.8(1/2000,f4)

 


#17
我年輕時曾經騎過幾年檔車,之後因為換 Gogoro 一代,於是就把檔車給賣了。現在年紀漸長,發現一切心態都開始「Retro」了,手機螢幕愈用愈小、Apple Watch 換回 Casio G-Shock、數位相機換成底片相機...就連車子也想換回感覺十足的打檔車了。圖為某天我帶兒子去看醫生,我們停在一個機車停車場中,發現一台很帥的 Yamaha MT-15,偷合照了一張照片做為留念。
Olympus OM 50mm f1.8(1/250,f1.8)

 


#18
捷運府中站附近。
Olympus OM 50mm f1.8(1/60,f1.8)

 


#19
家裡新買的樂高,和兒子一起組裝中。
Olympus OM 35mm f2.8(1/60,f2.8)

 


#20
我認為公共垃圾桶的數量,可以視為一個城市進步的象徵。
Olympus OM 35mm f2.8(1/250,f2.8)

 


#21
這天是我們的 2023 年四月份讀書會,選書是比爾蓋茲的《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張照片是以腰平取景器(垂直放大取景器)所拍攝的,我覺得用這種方式進行側拍,比較不會給人壓力。
Olympus OM 35mm f2.8(1/30,f2.8)

 


#22
這天出席的讀書會成員們。
Olympus OM 35mm f2.8(1/8,f4)

 


#23
我似乎有在科幻電影中看過這種場景,有一種開著太空船穿梭在狹窄空間的感覺。
Olympus OM 35mm f2.8(1/60,f5.6)

 


#24
手上這顆 50mm f1.8 是 MC(多層鍍膜)版的,抗耀光的能力非常優異。
Olympus OM 35mm f2.8(1/500,f8)

 


#25
從台北市選擇搭火車回板橋的我,只為了順便拍一下月台上的照片。
Olympus OM 35mm f2.8(1/30,f2.8)

 


#26
我是自從小孩出生長大之後,因為偶爾要帶著小孩搭火車體驗,自己才因此跟火車比較熟的,不然在此之前我是完全不會也不懂得如何搭火車。
Olympus OM 35mm f2.8(1/60,f2.8)

 


#27
某天在路上經過的某間咖啡廳。
Olympus OM 24mm f2(1/250,f2.8)

 


#28
最近才發現新北中和有個日據時代的神社殘蹟,名叫「海山神社」,它現在的地理位置在中和員山公園內,但神社主體早就戰後破壞所以消失不見了。這張照片是攝於海山神社殘蹟後方的階梯,這天我和兒子正好要去員山公園裡面玩,因為是接近黃昏時分了,我看到光線好美,於是就拍了一張照片。我想這種光線的感覺,只有 Kodak Gold 200 有辦法呈現出來。
Olympus OM 24mm f2(1/60,f4)

 

以上,就是本集底片的內容,謝謝收看!

徐仲威

FacebookThreadsInstagramYouTubeDcard工作室蝦皮訂閱電子報| zeals75@gmail.com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