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這是我用 Konica 現場監督初代的第一卷底片,這是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關於這卷底片】
底片:Ilford XP2 Super 400
沖掃:麗來攝影 2023/8/27
相機:Konica 現場監督初代 40mm f3.5

-

Konica 現場監督有很多代,只有「現場監督初代」和「現場監督 DD」具備 40mm f3.5 的鏡頭,在這之後推出來的機種,鏡頭都愈做愈寬,剩下 35mm f3.5 或 28mm f3.5 兩種選擇。身為一個中長焦鏡頭愛好者,尋找相對鏡頭焦距較長的傻瓜相機,一直是我努力不懈的目標。

這一卷底片,現場監督初代給我很好的印象,在最近對焦距離 0.9m 有準焦的情況,後方散景的品質我覺得非常理想。你可能會想說,那現場監督 28HG 的 28mm f3.5 鏡頭最近對焦距離 0.4m,如果是拉到最近拍的話,不是也會有散景出現嗎?是這樣說沒錯,但是因為 28HG 是廣角鏡,所以近拍的時候物體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形,如果是人臉的話就會變圓,這種情況的畫面,即使有所謂的散景效果,但就整體畫面的透視感來說,我覺得非常不如 40mm 鏡頭所拍攝的效果。

再加上現場監督初代的最高快門速度是 1/500(現場監督 DD 也是 1/500),是歷代快門速度最快的,之後的機種如 28HG 都降為 1/280 而已,在這種差距接近一級曝光的情況下,如果是使用現場監督初代的話,是比較有可能在晴朗天氣之下用最高快門進行拍攝,而不是讓相機縮光圈拍攝。

綜合以上,40mm f3.5 的鏡頭與 1/500 的快門速度,造就了現場監督初代獨特的成像特色。不過,現場監督初代也不是沒有缺點,像是它的對焦模式就需要特別習慣一下,它的快門鈕設計的並不是像我們平常所熟知的那樣,它的快門按鈕很僵硬,不太容易做到半按快門預先對焦的動作,不過它的機身有設計另外一個獨立的按鈕讓你預先對焦,是使用拇指操作,我猜測它將對焦鈕與快門鈕分開的原因是考慮到如果戴著厚厚的工作手套,本來就不方便做半按快門的動作,因此才會讓你先用右手拇指按對焦,鎖住對焦距離後,再用右手食指按下快門。

以上是我目前對現場監督初代 40mm f3.5 的看法,如果之後我的想法有變,會再更新上來。

-

 


#1
這卷所使用的底片是 Ilford XP2 Super 400,目前榮登我最愛的底片。不好意思第一次使用現場監督初代,還不太會對焦。

 


#2
一到了戶外,40mm f3.5 鏡頭的優勢立刻展現,沒有太多雜亂的多餘前景,只留下正中心的目光焦點。

 


#3
在車子裡頭這種狹窄空間,硬要用現場監督初代自拍,因為它的最近對焦距離長達 0.9m,我的手不得不伸到最長。

 


#4
某天我們在計程車上。很幸運地,我目前手上這台現場監督初代是有日期機背功能的。

 


#5
某天,在餐廳,正等待吃火鍋的我們。

 


#6
兒子拍我。對了,我這台現場監督初代的閃光燈是貼起來的,因此沒有特別關閃光燈,讓相機用最快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這樣可以將手震的機率降到最低。

 


#7
某天下課,我找我媽帶我和兒子去爬山。圖為我正在測試逆光直射的光源。

 


#8
可以站遠一點拍的現場監督初代機。

 


#9
這是某天下課帶兒子去公園玩沙,我看那天天氣還不錯。

 


#10
前面提到現場監督初代 40mm f3.5 拍攝的散景效果,在這張照片有具體展現,而且因為焦距是 40mm 的緣故,可以在拍大型物體的同時還保有散景,相對的,如果是 28mm 的話,就只能拍小東西的散景了,而且還要忍受物體變形。

 


#11
兒子跟我說天空有飛機,於是我抬頭一看。

 


#12
正在玩沙的兒子。我覺得這張照片也將現場監督初代 40mm f3.5 的散景效果呈現得很好,在一般傻瓜相機中,很難見到這種透視的畫面。

 


#13
徐家日常,前方是正在吃飯後水果的孫子,後方是抓到時間稍微休息一下的阿嬤。

 


#14
沒對到焦,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光線不足的關係。

 


#15
擺在我們家客廳的時鐘,我很喜歡這顆時鐘,總覺得它很清楚。我們家所有的時鐘都是逛 Ikea 的時候順便買的。這張照片上顯示的時間是早上七點,這時候我的家人還沒醒,但我已經自然醒來一兩個小時了,每天都這樣。

 


#16
台灣傳統建築。

 


#17
台灣傳統建築與台灣現代常見建築。

 


#18
我非常意外使用現場監督初代所拍攝的每張人像畫面,幾乎都看得到散景效果。40mm f3.5 鏡頭再加上 1/500 快門,果然無法取代。

 


#19
沒有被我對到焦的黑冠麻鷺。

 


#20
台中娘家之門。

 


#21
相片顯示日期的那一天,我們去搬了一頂新帳篷,是 Minimal Works 的 Agora 碳黑色。

 


#22
我雖然對韓國車一直有心理障礙,但我真心覺得 Kia 的新 Logo 設計得又好又帥。

 


#23
幫各位展示一下所謂的 0.9m 最近對焦距離,再次推薦一下現場監督初代的散景效果。

 


#24
很銳利,特別是在大太陽下,這張光圈肯定不知道縮到哪邊去了。

 


#25
有人說,通常日本相機的第一代機種,用料都是最好的,這個說法雖然沒有辦法被輕易證實,但感覺上是也滿符合日本人的做事邏輯的。不過即便日本相機第一代機種的用料是最好的,但它們可能卻不是最好用的,因為使用者的介面,通常都是要等到推出市場後,才有辦法根據消費者的回饋進行改進。舉例來說,Olympus 在 1972 年發表的初代 OM 相機 Olympus M-1 就有接目鏡過淺的問題,這個問題導致用 M-1 拍照時,觀景窗很容易因為自己的呼氣而起霧。這個問題到了 1973 年,隨即在後繼機種 Olympus OM-1 獲得改進。

 


#26
關於在台北修相機,我還是推薦找內湖高昇,內湖高昇的羅老闆,服務態度真的沒話說,總是很有耐心地聆聽我的說明,我從來沒有看他露出不耐煩的表情過。

 


#27
測試一下高反差場景。

 


#28
某天和朋友去晨跑,不過他前一天健身房練太大,因此他用溜滑板的方式陪我跑。

 


#29
這張照片目前是我的電腦桌布。

 


#30
某次和朋友出去吃早餐,我們兩人都用 iPhone 13 mini,都是裸機主義者。

 

以上就是本集底片內容,謝謝收看!

徐仲威

FacebookThreadsInstagramYouTubeDcard工作室蝦皮訂閱電子報| zeals75@gmail.com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