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能讓你對失焦寬恕
【關於這卷底片】
底片:Kodak AeroColor IV 2460(外星人電影製片廠分裝,Alien Film Aeronega 100)
沖掃:麗來攝影 2024/2/20
相機:Konica Big Mini F 35mm f2.8
-
以前總覺得,帶底片相機出國旅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現在我還是覺得,帶底片相機出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總覺得開始拍底片之後,變得愈來愈喜歡觀察周遭的世界了,以前帶數位相機都沒有這種感覺過,因為以前拍數位,我都是拍 Raw 檔,我會在要拍照時,連拍個幾張,曝光則儘量欠曝,因為到時候要再用 Lightroom 後製,再將亮度拉回來就好。這種數位養成的拍攝習慣,通常對攝影當下不會有什麼專注,因為專注力都跑到後製上了。反正,只要後製時,顏色很好看,照片就會變得很好看。真心不騙,濾鏡都是神。
至於底片的話,因為沒辦法浪費,也沒什麼後製空間,因此就是好好地觀察,認真的拍下每一張照片,我就是喜歡這種拍攝時的限制感。最近 Fujifilm X100VI 出了,想必「數位能不能取代底片」的這個話題將會持續。尚未陷入底片相機中的人,總是會認為底片相機不過就是拍出來的顏色像底片而已(但不是像,是本來就是),不解底片這種昂貴,靠修圖就有辦法辦到的東西,到底有什麼追求的必要?或者,他們會說,用底片相機的人,就是追求所謂的儀式感,但其實我自己是 100% 不認同「儀式感」這三個字,因為使用底片相機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個「流程」,一個充滿限制的有趣流程,而並不是所謂的表面上的儀式,並不是要故意把簡單的東西變複雜啦...
也許你可以把底片拍攝,視為一種有規則的球賽,正因為有規則需要遵守,才是有挑戰性的地方;正因為充滿挑戰性,因此也會充滿成就感。
這卷底片使用的相機是 Konica Big Mini F 35mm f2.8,作為 2024 年 2 月份東京之旅的先發相機,搭配 Kodak AeroColor IV 2460 底片,這款底片原本的用途是航空攝影,感光度是 ISO 100,不過老實說,我還沒參透這款底片的特性,因此就加減看吧!
-
#1
Konica 旗下兩大系列:現場監督和 Big Mini,不知道為什麼,現場監督顯示的日期都不太乾淨,倒是 Big Mini 顯示的都很乾淨漂亮,這是我始終無法割捨 Konica Big Mini 系列的原因。拿到 Konica Big Mini F,因為它有著 35mm f2.8 的鏡頭,最近對焦只有 0.35m,因此一定要拍一張近距離散景的照片,以示負責。
#2
身為一個拍照不太會注意觀景窗燈號的人,偶爾拍出失焦照片也是很正常的。但我意外地很喜歡這張,這張是阿諾史瓦辛格的書,我超愛這種正面對決的中長焦肖像照,總覺得那個眼神可以帶有靈魂。
#3
每次來買這家店的便當,都會想到我爸。我想,我是在當了爸爸之後,才學會如何當個兒子的,但...可惜已經沒有機會了!
#4
看看這家便當店每日的排隊人潮。
#5
場景一轉,我們正在前往東京的飛機上,本次搭乘的航空,跟 2023 年 6 月去名古屋一樣,都是台灣虎航。為了能夠有比較舒適的空間,因此我們都是加價買第一排的位子。
#6
我之前工作用的 iPad Pro,現在已經沒有用在工作上了,本來想賣掉,但價格太爛,捨不得賤價賣,於是就拿來給兒子用,基本上這台 iPad Pro 在我家共四個用途:看彩色電子書、看樂高說明書、接投影機看電影、讓兒子搭飛機可以看電影。初次之外,平常倒沒有讓兒子拿來看影片或玩遊戲打發時間。
#7
請兒子幫我和我太太拍一張,這趟東京之旅,是我太太先墊的錢。去一趟東京回來,我欠了她四萬五千元。
#8
五歲就有無線降噪耳機可以戴的小孩,時代不一樣了。
#9
過去幾次拍攝隔著飛機窗看出去的影像,都覺得不甚乾淨,這次也不例外。
#10
起飛!再會了。
#11
必須說,在機上付 80 元吃泡麵其實滿值得的,我現在隔著照片都能夠聞到香味。
#12
Konica Big Mini F 有無限遠對焦拍攝模式,可以避免對焦在窗戶上造成背景模糊。這張就是使用無限遠對焦模式所拍攝的。
#13
好喜歡這張不真實感。
#14
坐第一排座位雖然膝部空間超大,不過缺點就是座位角度沒有辦法拍出很好看的機翼。
#15
從飛機上看著日本的土地,逐漸放大。
#16
剛下飛機,一路上都匆匆忙忙的我們,都忘記拍照,只顧著專心找路、搭電車。
#17
轉眼間,就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好險我還記得拍下房間的自然光。之前曾經看過朋友用 Kodak AeroColor IV 2460 拍出非常好看的自然光側光,果然,真的很美,光與影之間的過渡非常細膩。
#18
開始了在東京搭地鐵的生活。先說結論好了,其實東京與名古屋相比,我更喜歡名古屋的一些。對我來說,出國旅行就是來放鬆的,但是在東京的快節奏,我無法真的很放鬆。
#19
東京的不確定要叫鴿子還是斑鳩,應該是斑鳩吧?因為比較小隻。前陣子才知道我有個朋友天生有「恐鳥症」,他覺得鳥很恐怖、很噁心,特別是鳥的眼睛,更是噁心的極致。我起初覺得疑惑,結果一查維基百科,還真的有這種症存在,超酷!
#20
這一天是我們在東京的第二天,今日行程是從淺草搭船去台場。
#21
東京好冷,但其實沒有冷到很不舒服,我覺得在台北冬天騎車比較不舒服。
#22
搭船看東京還滿有趣的,雖然導覽全部都聽不懂。
#23
台場快到了,等一下就要下船去找鋼彈了。
以上就是這卷 Konica Big Mini F 搭配 Kodak AeroColor IV 2460 底片的內容,謝謝收看!
探索更多來自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這捲底片,請試試增感2-2.5格試試。
👍
嚴格來說,底片只是拍攝過程無法套用濾鏡,在成像階段無論翻拍或是底掃,最終仍會轉成數位檔而可以編輯,除非還有人在用物理的傳統放大機在沖洗。
而所謂的「底片色彩」,其實也不是啥玄學,多半指的是負片的去色罩程序,這個會因應店家個人喜好、或是機器的設定而產生略微的色相及白平衡偏差,因為這層色罩影響,底片是很難完全還原「人眼所見的色彩」的;說實話,敝人自己有在手沖片及數位翻拍底片,就連底片由自己拍攝,後期調整時都會常常忘記拍攝當下的色溫而調出別人認為「好像跟當初拍攝場景的色彩有差異?」的照片,就更別指望不在拍攝現場的店家,能調出多精準的成片了,多半是掃完全部檔案後,通通套用內建的設定檔直出,無法期待店家會一張張挑出來精修。
而這種人為調整的偏差,與其說是底片特有的特色,倒不如說是特有的缺陷,可以視為一種創意揮灑的樂趣,但不建議視為底片機用戶信奉的圭臬,畢竟照相這東西,在誕生之初唯一的使命就是要還原當下,正確的心態應該是盡可能拍出(或後製)一張非常還原的照片,再依自己的想法去掛濾鏡或修圖之類的,而不是拿著一張一開始就調偏的照片,喊著「這就是底片味~~」,真的要講求底片成像與數位成像的特點,反轉片(正片)倒是比較值得討論的一環。
扯遠了,AeroColor IV 2460(應該是買AERONEGA的分裝片吧?),這捲底片的片基為較透明的淺灰(135)或淺棕(120),對於剛剛提的「色罩」調整影響並不大,是相對比較有辦法還原原色的底片,除了ISO 100在一些場景會比較受限外,我對於這捲底片的評價很高,甚至高於250D或PORTRA,值得深入研究。
謝謝留言!對啊,我是買外星人出品的 AeroNega 100,是最便宜且穩定的 Kodak AeroColor IV 2460 分裝片,而且我是超級不嚴肅的底片使用者
這種調性很像lomo的某些底片
要過曝幾格來讓其他顏色更顯色
正常曝光就是紅或黃得很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