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台北,古亭

【關於這卷底片】
底片:Agfa APX 400
沖掃調色:Ilford Taiwan Lab,2024/5/21
相機:Olympus OM-101 Power Focus
鏡頭:
Olympus OM AF 28mm f2.8
Olympus OM AF 35-70mm f3.5-4.5
Olympus OM AF 50mm f1.8

-

Olympus OM 系統中有兩台很怪的機身,一台可以重複曝光但是操作介面完全不 OM 的 Olympus OM-2000,另一台就是本集文章的主角,一台以電動對焦為主打相機 Olympus OM-101 Power Focus。

Olympus OM-101 Power Focus 發表於 1988 年,它型號中的「Power Focus」是指 Olympus 曾經想要推廣的一種電動對焦技術,這項技術首見於 1983 年的 Olympus OM-30 上,當時 Olympus OM-30 上市時,Olympus 推出了一顆具備 Power Focus 電動對焦技術的 35-70mm f4 AF 鏡頭,使用者可以透過按著鏡身按鈕,進行對焦店的拉近或拉遠,以按鈕操作的形式實現對焦,與傳統轉動對焦環的設計截然不同。

不過當時因為 Olympus OM-30 搭配 35-70mm f4 AF 是按鈕操作,實際使用的感覺很像在操作夾娃娃機那樣,按鈕操作只有「動」與「不動」的差別,並沒有辦法做到很細緻的對焦點移動,因此市場反應不佳。

五年之後,Olympus OM-101 推出了,Olympus OM-101 搭載了改良過的 Power Focus 電動對焦技術,從原本的按鈕操作,改成了無段轉輪操作,位置落在右手大拇指上,讓使用者在使用 OM-101 相機時,可以更穩固的用左手握住相機,然後用右手手動控制對焦點,對焦完成後再按下快門,基本上雙手的握持姿勢都無須改變,就可以拍下一張照片。

這種操作特色,在使用巨大的變焦鏡頭上會很有感覺,因為鏡頭愈大,如果是用傳統以左手操作的手動對焦環,鏡頭穩定度會因為對焦點需要改變,手指姿勢改變,而跟著改變。

我大概可以理解 Olympus 在設計 OM-101 的 Power Focus 電動對焦系統的想法,不過當時在市場上是分為「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兩個陣營,夾在中間的「電動對焦」就變得非常尷尬,因為習慣使用手動對焦的人認為還是習慣手動對焦,且有過去所有 Olympus OM 累積十幾年的手動鏡頭可以使用,其中不乏許多銘鏡;而論對焦速度來說,其實支援自動對焦的 Olympus OM-707 做得相當好,對焦速度快又準,因此,如果是求對焦方便的使用者,選擇 OM-707 還比 OM-101 來得更合適。

在以上種種原因的情況下,如果要說 Olympus OM-101 是 Olympus OM 史上最失敗的一台相機我是同意的。不過,雖然 Olympus OM-101 這麼失敗,但我還是相信每個產品都會有喜歡它的人,就像 Olympus OM-2000,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台旁門左道的 OM 相機,因為它的操作就是像 Nikon、Pentax、Canon 等常見的單眼相機那樣,在機頂設置了快門轉盤,但如果原本就習慣這種操作方式的人,使用 OM-2000 可能會覺得它很親切。

因此,Olympus OM-101,可以視為 Olympus 走在創新嘗試之路的一個歷史印記。

-

 


#1
這卷底片本人。當初會買這卷底片,只是剛好 Ilford Taiwan Lab 有賣,就試試看了,但老實說我覺得各種黑白底片,除了顆粒大小可以用肉眼區別之外,色階的表現,主要都還是受掃描設定的影響,因此,大部分的黑白底片,我都無法分辨出差異。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
感謝社會上那些默默付出的交通義警們。
Olympus OM AF 28mm f2.8

 


#3
小時候對華西街的印象就是有在殺蛇,當我逐漸理解之後,覺得那場面好暴力。
Olympus OM AF 28mm f2.8

 


#4
我正在前往 Ilford Taiwan Lab 的路上。
Olympus OM AF 28mm f2.8

 


#5
Olympus OM-101 是一台預設全自動程式曝光的相機,它雖然無法進行任意的曝光調整,但是可以要求相機在背光時,曝光多一點,讓暗部更有細節。這張照片就是按著背光按鈕所拍攝的,在陰影面的亮度稍高。
Olympus OM AF 28mm f2.8

 


#6
這個袋子很好用,裝什麼都行。
Olympus OM AF 28mm f2.8

 


#7
經過一個古城門,但我從小到大從來沒走進台北的古城門過,改天應該要走一下的。
Olympus OM AF 28mm f2.8

 


#8
看著照片,我感覺得到當初樹蔭下的陰涼。
Olympus OM AF 28mm f2.8

 


#9
我鼓勵所有製作車貼的廠商都可以告訴客戶,車身右側的文字真的不必硬要從右邊往左邊寫,這樣寫反而沒人看得懂。
Olympus OM AF 28mm f2.8

 


#10
以前還在念大學的時候,對台北公館、古亭、和平東路這一帶有非常多記憶,每次重返舊地,都會有一種很特殊,心靈平靜的感覺,或許我該把工作室搬來這個位置?
Olympus OM AF 28mm f2.8

 


#11
這天,去台北四海相機拿修不好的兩台 Pentax Auto 110 相機,離開時,在櫥窗拍了精緻的相機模型收藏。
Olympus OM AF 28mm f2.8

 


#12
家裡附近一間很好吃的豆花店,名為「杯豆花」。
Olympus OM AF 35-70mm f3.5-4.5 @50mm

 


#13
杯豆花的室內用餐空間非常狹小,要廣角鏡才有辦法拍照,好險今天帶了 35-70mm 變焦鏡。
Olympus OM AF 35-70mm f3.5-4.5 @35mm

 


#14
陪兒子練習溜直排輪的父親視角。
Olympus OM AF 35-70mm f3.5-4.5 @50mm

 


#15
為了溜給兒子看,所以我也買了一雙便宜的直排輪鞋,雖然不是很好穿,但我覺得能有示範效果就非常好了。
Olympus OM AF 35-70mm f3.5-4.5 @35mm

 


#16
黑白的光影真的很迷人,這張如果右下角沒有上日期的話,我應該會裁切一下,用日期機背的相機,就是逼得自己沒有後路裁切。
Olympus OM AF 35-70mm f3.5-4.5 @35mm

 


#17
最近和兒子的休閒活動多了種菜,左邊是香瓜,右邊是西瓜。
Olympus OM AF 50mm f1.8

 


#18
左邊是綠豆,右邊是木瓜。
Olympus OM AF 50mm f1.8

 


#19
某天上班路上(其實右下角都有日期可以看,「'94」就是「2024」的意思,自動減 30 年即可,永遠活在 30 年前的我)。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0
一樣是背光測試,這張沒有開背光。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1
這張有開背光,火焰和爐頭的細節比較明顯,所以開背光還是有用的。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2
側拍一下自己的底片拍攝紀錄筆記。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3
老 iPad 的價值之一就是當個有巨大螢幕的音樂播放器。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4
關於 Pentax 6x7,它的髮型如果變成中分的話,雖然不是很帥,但是很貴。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5
那時候的桌子,我正在工作,做網頁設計:refine.tw
Olympus OM AF 28mm f2.8

 


#26
某天工作得比較晚,下午趕著要去吃水餃,吃完要去順便接小孩放學。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7
我發現我很喜歡看熟悉的場景,但是是黑白的照片,會有一種時間靜止下來的感覺。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8
某天下課去接兒子,兒子說要幫我拍照,我看一下,這背板不是母親節快樂嗎!
Olympus OM AF 50mm f1.8

 


#29
我不是在接小孩,就是在接小孩的路上。
Olympus OM AF 50mm f1.8

 


#30
這張開了背光,有差異,但整體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那些沒有開背光的版本,因為會獲得濃烈的光影對比。
Olympus OM AF 50mm f1.8

 


#31
今天的親子活動是做木工,我們的目標是要幫家裡的植物做盆栽架。
Olympus OM AF 50mm f1.8

 


#32
木工盆栽架成品長這樣,我們可是有先畫設計圖再施工的。
Olympus OM AF 50mm f1.8

 


#33
兒子正在幫植物們澆水。
Olympus OM AF 50mm f1.8

 


#34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剛買回來的植物,如果沒有馬上移盆,會增加死亡風險。
Olympus OM AF 50mm f1.8

 


#35
在這張照片沖掃成品出來時,植物已全數往生了,阿彌陀佛。
Olympus OM AF 50mm f1.8

 

以上就是這卷 Olympus OM-101 搭配 Agfa APX 400 底片的內容,謝謝收看!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徐仲威|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