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2 卷底片
底片:美版富士 Fujifilm 400
沖掃:東榤銀鹽寫真 2025/6/24
相機:Olympus Mju II 35mm f2.8
-
這卷底片是我用 Olympus Mju II 35mm f2.8 所拍攝的最後一卷底片,老實說我對這台相機期待最高,但失望最大。最沒有辦法接受的就是那個如「吸管」般的視野範圍,那個視野率不是小的而已,它還是負的,以一般傻瓜相機來說,因為它是旁軸取景,因此觀景窗內會有一個視野框線,告訴你只有在這個框框內的元素才拍得進去,超過這個框線的東西,都在視野以外。
而 Olympus Mju II 不是,它的觀景窗內沒有視野框線,因為整個觀景窗內就是代表整個視野範圍,就像單眼相機那樣,可是它並不是所見即所得,而且存在著旁軸取景必定會有的些微誤差,而且它的可視範圍也不是 100%,大約就是 90% 而已。因此,當我在用 Olympus Mju II 拍攝時,很難享受底片相機那特有的「觀察感」,就是好好觀察畫面中的一舉一動,然後等待時機按下快門。
在 2025 年 7 月份,我因為購入了 OM System TG-7 防水相機,想要重新測試自己在數位相機與底片相機的拍攝體驗,但我發現,如果你喜歡享受整個「觀察這個世界的過程」,那麼底片相機還是唯一選擇,數位相機,太容易讓人分心,也太容易讓人擔心了。
-
#2
人在狀態不好的時候,總是容易特別抱怨。像我自己在台北搭捷運時,就非常看不慣明明好手好腳,卻搶著搭電梯的人。因為這造成真正需要電梯的人,要慢慢排隊,這一等待的體感時間,相當於「馬路紅綠燈都切換了兩輪,但你還是沒辦法前進」的感覺。
#3
兒子雖然會綁鞋帶,但也時常掉,我覺得應該是鞋帶款式問題,我階段我以前當學生時也經歷過,怎麼走著走著,鞋帶就掉了呢?
#4
這天,帶兒子去試聽新的英文課,因為兒子要上小學了,我們打算用平日的其中一天上英文課,而我們不打算讓兒子去安親班。這張照片是戶外自拍測試,可以看一下 Olympus Mju II 的銳利度,個人覺得並沒有明顯突出。
#5
最近都試著讓兒子自己去買東西,圖為我們在一間義大利麵餐廳,兒子想吃冰,於是就請他自己去櫃檯點,最後有成功點餐。
#6
對我來說,Olympus Mju II 35mm f2.8 的對手應該是 Konica Big mini F 35mm f2.8 才對,因為兩台的定位相近,都有著輕量化的機身,與相同 35 公分的近拍功能,要我選,我肯定選 Big mini F。因為 Big mini F 觀景窗看出去就是舒適,又大又明亮,兩者差異,就像你自己坐在汽車駕駛座前面看著遠方風景一樣,而 Olympus Mju II 的視野就像後座乘客看前座風景一樣,除了感受狹窄之外,你也必須要有固定的角度,才能看到前面,稍微偏移一點,視線就會被椅背遮住了。我知道這樣比喻是有點誇張了,但沒辦法,這就是我不想再用 Mju II 這台相機的個人感受。
#8
我幾乎沒有在家裡看過兒子穿室內拖鞋,但時常會看到室內拖鞋出現在不同位置,這該如何解釋呢?
#9
這天,我們幫兒子的房間裝冷氣,冷氣師傅來了。對於冷氣安裝,我們找過傳統冷氣行兩次,也找過全國電子兩次。整體來說,我覺得有跟全國電子配合的冷氣行,服務態度都比較令人滿意,可能是他們比較不敢亂來,怕丟掉合約。
#10
平常在家工作時的我的樣子,我已經很久沒有去摩斯漢堡工作了。這張是室內自拍測試,可以看到因為關閉閃光燈的關係,有輕微的手震晃動現象。
#11
陪我度過右肩傷勢的 Elecom 懸空滑鼠(其實是軌跡球)。
#12
某天下班時間,和家人去吃迴轉壽司。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吃迴轉壽司一直要分心去拿食物的感覺,總覺得那樣談話會一直被中斷,然後眼睛需要一直分心,所以我也不太喜歡去吃要一直起身去拿取食物的豪華自助餐。
#13
對於 Olympus Mju II 35mm f2.8 的銳利度,我是覺得還好,真正在乎銳利度的人,請改買 Olympus Mju I 35mm f3.5,保證滿意。
#15
家裡附近的水煎包,每次都需要大排長龍,平日假日都是。
#16
我覺得要讓小孩使用數位相機是一件比想像中還要麻煩的事情,因為你需要把照片存進一個數位裝置裡,但我家小孩又沒有自己的數位裝置。目前位置,我都是把兒子用數位相機拍的照片,傳進 iPad 裡,但它幾乎沒有打開來看過,彷彿小孩拍照,拍照本身的行為,是比觀看照片的行為還來得重要。
#17
這天假日,帶兒子搭捷運上英文課,因為怕捷運上無聊,因此帶了個益智小玩具在車上玩。
#18
Olympus Mju II 雖然說有具備「Multi-AF」功能,但我手上這台在實際拍攝時,仍時常在近距離時誤判。這張照片是我去 Olympus Plaza Taipei 大稻埕旗艦店玩 OM System OM-3 的時候拍攝的,很可惜照片糊成一團了。
以上就是這卷 Olympus Mju II 35mm f2.8 搭配 Fujifilm 400 彩色底片的內容,謝謝收看!
探索更多來自 徐仲威|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