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徐仲威|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


第 270 卷底片

底片:Kodak Gold 200 彩色負片(經過機場 X 光)
沖掃:東榤銀鹽寫真 2025/8/5
相機:Minolta AF-C 35mm f2.8

-

說要寫書兩年了,其中最大的進展,就是沒有什麼進展。

自從 AI 革命開始,我對於能力的認定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前會覺得技術很重要,現在會覺得「對事情的標準」比「對事情的技術」還重要,因為現在每個人的技術,都可以透過科技的幫忙,達到最大程度的強化,不過對事情的標準如果沒有提升的話,那麼你的產出就會停留在比較差的狀態。

套句我最喜歡的話:
「你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哪裡有問題!」

這是很恐怖的,現在,我們只要知道問題所在,幾乎所有問題都找得到解答,怕就怕你不知道哪裡有問題。

會提到這個,是因為自從打算寫書開始,其實中間我做了很多嘗試,照片挑好了,主題定好了,但隨著我知道的事情愈多,這才發現我知道的事情愈少,在這種情況之下,我不知道我該把一本書定在什麼狀態。

我曾經看過以器材為主的書,但因為身為讀者的我,手上沒有那些器材,導致整本書就像走馬看花一樣,看完了,但什麼都沒記住,就連對方使用各種器材所拍攝的照片,也沒什麼印象。

所以,器材書,這條路不可走。

翻來覆去,我想最安全的選擇,還是攝影文學吧!但我之於攝影,其實一點都沒有發生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我就只是一個把相機當玩具、把買相機當遊戲的人,對我來說,拍照只是興趣,在這麼薄弱的基礎下的我,真的值得做一本書嗎?還是我做網站就好?

我不知道,目前還沒有答案,如果你有什麼想法,請留言給我吧!先謝過了!

-

 

 


#1
這次因為是到底片的產地美國旅遊,因此是直接安排「產地直送」的底片購買計劃,我到了美國之後才在亞馬遜下單買底片,結果很不幸地,底片寄丟了,差點沒底片可以拍,緊急跑實體店家重買。

 


#2
這次在芝加哥因為手還沒好的關係,我裝備超輕,就兩台自動對焦相機而已,分別是 Konica Big mini HG BM-300 35mm f3.5 和 Minolta AF-C 35mm f2.8,大腳架也沒帶,只有帶迷你腳架。

 


#3
一直覺得我哥家很漂亮,需要記錄一下,雖然只是浴室,不過如果連浴室漂亮,那想必其他空間也會是漂亮的。

 


#4
同樣是對鏡自拍,其實我更喜歡上一張,因為有不在預期的光線進入畫面。

 


#5
今日行程重點,美國好市多(Costco)。從過去以來,我們總是喜歡在出國的時候,探訪一些在台灣熟悉的事物,藉此比較文化差異,之前有去冰島逛 Ikea、去沖繩吃花月嵐拉麵,都是很特別的體驗。

 


#6
美國芝加哥的好市多,跟台灣的好市多,驚人地一模一樣。

 


#7
老實說,我想不起來我這張照片是怎麼拍的,原本以為是我拿相機給兒子,請他幫我拍攝,不過我發現他人正在照片的右下角。或許是我使用了 Minolta AF-C 35mm f2.8 的倒數自拍功能,然後把相機擺在購物推車裡東西上拍攝。

 


#8
芝加哥好市多平日的結帳人潮,我想,這在台灣應該是看不到,因為台灣人都不用上班,所以平日都有時間去逛好市多。

 


#9
介紹一下,這是我媽和我兒子。偷爆料一下,有好陣子,我和我媽的關係比較緊張,因為我覺得他總是給我很多壓力,想要控制許多事情,於是,我把她的電話簿名稱改成「母后」。

 


#10
偷拍芝加哥好市多結帳大叔。不要再說什麼街拍了,街拍就是偷拍。

 


#11
看一下美國好市多的熱狗套餐價格,只要 1.5 美金,這在美國當地真的就是不可思議,相當於台灣一份熱狗加可樂只賣你五塊錢的概念。

 


#12
而且重點是,熱狗還是全牛肉的,太豪華了吧!

 


#13
依循古禮,在好市多就是要現場用餐的台灣人。

 


#14
離開郊區的好市多,準備開車回家。

 


#15
駕駛視角。車子有盲點偵測非常重要,台灣應該所有汽車都要標配才對。

 


#16
兒子到美國之後說,台灣的紅綠燈通常是橫的,而美國的紅綠燈通常是直的,我大驚,因為我竟然沒有注意到。

 


#17
在大街上,邊走邊用手機的比例,芝加哥明顯比台北低。

 


#18
或許是美國的擋風玻璃太清晰了,我在車內駕駛座上對著路上行人拍照的時候,一位過街到一半的小弟,熱情地舉起手跟我打招呼。

 


#19
芝加哥市中心因為緊鄰密西根湖,因此氣象變化萬千。照片中央的建築物是芝加哥瑞吉酒店(The St. Regis Chicago),每晚房價兩、三萬新台幣「起」,都是許多台灣人一個月的月薪了。

 


#20
努力開車的第一人稱視角,戰戰兢兢。

 


#21
很帥的字體,這是在停車場。

 


#22
今日老哥招待我們全家去看芝加哥的「Flyover」模擬飛行劇院,真的是非常厲害,印象好深刻,完全顛覆我的想像。目前在全世界共有四個地點有 Flyover 的劇院,分別是芝加哥、拉斯維加斯、溫哥華和冰島,我想以後這會變成我必去的行程之一了,只是票價不便宜就是了,需要勇敢把信用卡刷下去。

 


#23
芝加哥 Flyover 裡頭的一個前置空間,因為我覺得它的螢幕設計很有趣,所以就拍了,但這還沒進入真正的 Flyover 劇場空間。

 


#24
發現底片快拍完,想說自拍消耗一下,趕快換下一卷底片拍攝的我。

-

以上,就是這卷 Minolta AF-C 35mm f2.8 搭配 Kodak Gold 200 彩色底片的內容,謝謝你的收看,也謝謝東榤銀鹽寫真提供的沖掃服務!


探索更多來自 徐仲威|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徐仲威|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