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earch

0
我這幾天無意間在台北車站的書局內,發現這本《媒體關係技巧》(彭懷恩 著,2011),真的是挖到寶了!這本書是專門講「記者與媒體」的書,可以幫助公關人更了解記者的內心以及媒體圈的生態,對於與記者們建立關係絕對有幫助。

.博客來連結:《媒體關係技巧》彭懷恩 著

許多對公關有興趣的新鮮人,可能對公關的認知會比較注意在「寫新聞稿、辦記者會」這種比較明顯可見的工作上,但實際上(在台灣)公關的核心就是環繞著媒體記者打轉,如何能夠和媒體建立關係,並維持良好關係,才是公關的真諦。至於說什麼教科書上看到的企業社會責任、形象建立、公關策略規劃...等等,對於公關新鮮人來說,都太遠了。

如何與記者進行良好互動,才是公關新鮮人最需要先學習的能力,相較之下,文字能力多強,多會辦活動,創意多優秀,我想都暫時都不是那麼重要了。說實在的,我覺得這本書比五十嵐寬的《公關行銷高手》更適合當公關新鮮人的必備案頭書!以後你的主管,可能也不見得有時間教你那麼多做事情的眉眉角角。

《媒體關係技巧》是世新大學新聞系所教授彭懷恩先生的作品,彭懷恩先生曾任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新聞系主任、中國時報主筆、聯合報撰述委員。書裡面幾乎都是非常實務的題材,重點是,它很新!2011年才出版,裡面連「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這個主題都有談到呢!

這本書我目前大概看了二分之一了,其中有一些觀念我覺得還滿值得時時提醒自己的,節錄如下:(如果你覺得和你看到業界的實際情形有所出入,也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

  1. 公司組織希望媒體能夠報導有利的訊息,媒體希望得到獨家或有價值的新聞,雙方其實是平等互惠的關係。因此與媒體打交道應秉持著「不卑不亢」的原則。(編按: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2. 許多公關人員並不了解記者的角色,所以做出許多負面效果的動作,例如請吃飯、上夜店、送昂貴的禮品等等,坦白的說,這是侮辱記者這行業。
  3. 記者「不缺飯吃」,他如果來參加邀宴,主要目的是找新聞題材,或怕漏失了重要新聞。
  4. 記者的知識是一英哩寬、一英吋深。
  5. 公關應隨時更新你的網站資訊,讓記者習慣上你的網站找到可靠的資訊。
  6. 無論如何你必須多看新雜誌,上網找到新的題材。如果不能成功讓記者去做你提議的專題不必過度沮喪,只要繼續嘗試就好了。
  7. 如果記者是時代的先鋒,好的公關人員自然也必須趕上先鋒的腳步,在幫助記者切中主題、完成報導的第一步,就是每天都看線上記者的每篇報導。
  8. 與媒體關係的建立,必須靠「平常不斷的連繫」
  9. 瞭解記者的難處,不要試圖收買。
  10. 當你試著要打電話給記者時,不要忘記多準備幾個話題,在他不感興趣時,還有備胎可以提供。
  11. 記者通常是忙碌的,不單只有你,假如你不能引起他的興趣,他立即就會掛電話,忙他自己的事。
  12. 在你進入公關這行時,與記者建立關係相當重要,這影響你將來的工作是否順利。

 

563347_415026701847065_492252824_n

 

548030_415026528513749_764538835_n

 

541875_415026395180429_1895155261_n

 

同場加映:

  1. 對網路行銷著迷的公關人,可參考這本《新行銷聖經》(大衛.米爾曼.史考特,2011)
  2. 想讓自己被公關洗腦的更徹底的人,可參考《啊哈!公關》(艾爾.賴茲,2003)
  3. 想學廣告,但又沒機會念廣告系的人,可參考《廣告學》(蕭富峰、張佩娟、卓峰志,2010)
  4. 想跟老闆談加薪的人,可參考《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史都華.戴蒙,2011)
徐仲威

FacebookThreadsInstagramYouTubeDcard工作室蝦皮訂閱電子報| zeals75@gmail.com

這篇文章有 3 則留言

  • chow hao yun表示:

  • 名稱 *表示:

    這一點真的很難
    "公司組織希望媒體能夠報導有利的訊息,媒體希望得到獨家或有價值的新聞,雙方其實是平等互惠的關係。因此與媒體打交道應秉持著「不卑不亢」的原則。(編按: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因為常遇到公司希望被報導,但媒體認為這是沒價值的新聞,為但無法說服上頭,只好低聲下氣....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Close Menu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